元宇宙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和你我相關嗎?

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中是這樣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電腦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人們或許不會想到,疫情肆虐了2年後,全球的人都被重重社交限制所禁錮,傳統的生活模式、工作方式、學習環境都已經紛紛被網路平臺所取代;5G技術也即將全面推廣;虛擬貨幣早已被大眾熱捧,隨著紮克伯格的聲明更是“一舉成名”,可謂占盡了天時,地理,人和。

紮克伯格在解釋公司為何改名時,用了一段視頻直觀展示了元宇宙的未來,在這裏人們可以戴上設備進入一個虛擬的工作空間並與同事一起工作的地方,也可以創造一個虛擬的“家”,邀請熟悉的人開展社交。

在“元宇宙”中,居民將能夠買賣物品、財產等。直白的說,“元宇宙”將產生經濟活動。世界各地的財團和海量的資金已經瘋狂湧入了這片“新大陸”。

元宇宙與虛擬貨幣啥關係?

早在2019 年 6 月 18 日,Facebook 領導的天秤幣(Libra)協會發佈白皮書,宣告全球最大數字貨幣專案正式啟動。 

Libra 計畫的使命正是被描述為:重新創造貨幣,重塑全球經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這個貨幣的設計目標非常明確,第一:無國界。第二:沒有手續費。

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交易理論和金融創新都無法實現上述兩個目標,但是 Facebook 準備這麼幹。

有了Facebook推出的Libra這種新型加密貨幣,一個窮鄉僻壤的農民,只要有一部手機而非銀行帳戶,就可以自由地和世界各地的用戶實現線上交易。

如果說元宇宙發展到4.0是腦機介面,那麼我們現在就處於2.0階段,以後的區塊鏈+元宇宙會不會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統一秩序?

各國的數字貨幣會發展到哪一步呢?人機合一離我們還遠嗎?我們拭目以待。

元宇宙語言要大一統?

讓全球各地的人們在元宇宙中可以快速線上聯結,讓不同地區說著不同語種的人們能夠暢通交流,是Meta想要做到的。

Meta 表示它們的目標是用單一模型識別全球 7000 多種語言,從而改進轉換演算法。讓母語不同的人在元宇宙裏社交,實現無障礙對話。

要說世界上大家用同一種語言交流的時候,那還是在寧錄建造巴別塔的時代,這個元宇宙的統一語言有沒有巴別塔那味道了?

元宇宙與宗教相結合

疫情之下,埃及旅遊和文物部宣佈,他們會通過其社交媒體網路組織一系列考古遺跡的虛擬遊覽,使得疫情下宅在家裏的人如臨其境般領略古埃及文明的細膩和生動,為了增加趣味性,社交媒體編輯以梅裏桑克三世皇后的語氣,“說”了一段歡迎辭,誠邀觀眾一睹她的人生風采,虛擬遊的內容每晚都不同, 但無一例外都是世界文明和藝術的瑰寶,除了旋轉,縮放等遊覽功能,3d版還可以帶你暢遊整個場景。

在百度“希壤”元宇宙的少林寺中,更是可以看到少林十三拳在寺廟中雲上香,由此可見,當元宇宙日趨成熟後,敬拜各地的“神明”將變得更加容易。

“希壤”APP國內的元宇宙產品?

國產元宇宙—“希壤”APP是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該產品打造了一個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續存的多人互動空間。

它的造型是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

從2021年12月27日起,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創造一個專屬的虛擬形象,在個人電腦、手機、可穿戴設備上登錄“希壤”,聽會、逛街、交流、看展。

戴上耳機,可以體驗到10萬人會場內聲臨其境的沉浸式音視覺效果;如果打開麥克風,就可以實現多人語音交流。在元宇宙中,不管你在現實中的地位如何,品格是好還是壞,你都可以借助虛擬人物“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對於在嚴重內卷的社會中掙扎的年輕人來說,逃避現實換一種角色在元宇宙生活也許是對他們最好的選擇。元宇宙用虛擬現實最大程度的模仿了從神而來的看見,如果將來虛擬的聽覺,觸覺等也可以實現,那麼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就真的讓人無法分辨了。

從在遊戲中參加虛擬演唱會,到在虛擬空間以虛擬形象參加會議,這些已經成為現實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都打破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可以確定很快我們就能看到公司轉入元宇宙上班;學校搬入元宇宙上課;運動員在其中比賽;甚至政府都可能開設虛擬“衙門”。

末後三年半天災人禍會發生的更加頻繁,如何能讓世人如溫水中的青蛙對外面發生的一切更加麻木?也許答案你已經知道了。

相關鏈結:

關於最後時刻的異象 -被提 和 逃城

末後世代和敵基督

世界新秩序:藍光計畫

全球預言 34 末日教會的光景:大迷惑之四 — 虛假的被提事件